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湖南省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研究中心简介

时间: 2025/04/16   作者:   点击:

湖南省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研究中心简介

本中心系2023年成立的省普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现有科研人员18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6人,讲师8人。本中心旨在通过对高校教学规律的深入剖析,从宏观政策、中观制度和微观的教师个体教学行为等多个层面,探讨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的理论问题并指导教学实践与教学改革,为湖南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思想资源、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具体设立高校教师教学评价、人工智能与信息化教学以及高校教师心理健康三个研究方向。

一是高校教师教学评价方向。高校教师教学评价改革是新时代高校教学质量提升的指挥棒,关乎我国新时代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高校教师教学评价改革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保证,是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需求,是转变教师教学评价理念的关键抓手。目前,我国高校教师教学评价存在评价育人功能有偏差、评价内容窄化、评价主体参与度不均衡、分类评价标准不足等问题。在新时代背景下,基地将在推动我国高校教师教学评价改革的创新方面探索以下路径:转变教学评价观念,回归教书育人实质价值;完善教学评价内容,突显教学业绩和教学吸引力;强化评价主体多元,持续提升教学满意度;建立分类评价标准,进一步彰显不同教学特征。

二是人工智能与信息化教学方向。人工智能技术与发展给传统高校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对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本基地将在对湖南高校的调研的基础上,从信息化教学的认识和理解、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训、信息化教学技术的掌握、信息化技术的教学实践应用、信息化教学资源的配置等多个方面,分析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师和学校两个层面提出提升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对策建议,包括更新信息化教学理念、加强以研促教能力提升、建立协同合作的信息化教学共同体、加强信息化教学激励、构建良好信息化教学环境、完善信息化教学培训体系。

三是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重大任务,并强调要“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高校教师是科研和教育教学的主力军,其心理健康关系到我国科研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基地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探索提升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路径:调查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当前面临的主要心理问题和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构建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数字化测验平台,全面、系统、及时地了解其心理健康状况和发展变化;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和校园数字平台,有效提升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素养水平。


点击下载文件: